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科普教育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普教育>媒体扫描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大气氮沉降被低估?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新发现
2022-12-13 | 编辑:scbg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时间: 2022-10-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通过系统评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组发现“林下氮添加”这种控制实验方法,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大气氮沉降的热点区域,虽已由温带地区转移到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但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是否都达到氮饱和状态仍不清楚。而且模拟大气氮沉降的方式,普遍采用“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法,由于没考虑森林冠层的截留、吸收和淋溶等过程,相关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系统评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

为明晰相关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依托广东省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林冠和林下模拟氮沉降”野外实验平台,系统评估了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6年连续氮添加,并没有使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达到氮饱和状态。

据了解,添加的氮素主要被森林植被所吸收,相比于对照,氮添加处理使植被氮库增加了120-412%。植物主要通过增加器官的氮浓度吸收添加的氮素,而并没有改变生物量水平。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没有考虑森林林冠对氮素的直接吸收以及再分配,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法,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未来需要更多的林冠模拟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式,以准确评估大气氮沉降对不同气候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相关的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总体环境科学)》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