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科普教育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普教育>媒体扫描
[广州日报]华南植物园发明绿化高架桥桥墩新方法
2011-11-15 | 编辑:scib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时间: 2011-02-23  来源: 广州日报A22版  作者: 黄蓉芳

 

 本报讯 (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周飞摄影报道) “山蒟两年即可爬满一座10米高的高架桥的桥墩!”记者昨日获悉,由华南植物园张倩媚、任海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绿化高架桥桥墩的方法”日前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目前桥墩绿化植物大多存在生长不快、冬季落叶等缺点,有关人士在感叹“寻找理想植物不容易”的同时,最适合做桥墩绿化的山蒟却被忽略了。

 目前所用绿化植物不理想

 华南植物园科研处专家苏国华向记者介绍,城市立交桥体的绿化主要分为护栏绿化、栏板绿化和桥墩绿化,所采用的攀缘植物都必须抗力性好,生命力强和耐干旱。

 目前桥墩绿化主要采用爬墙虎、白蝴蝶、牵牛花、紫藤、常春藤、油麻藤、三叶地锦等植物。但爬墙虎属于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冬天会枯萎凋落而裸露出褐色的根,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据说其植物吸盘有可能会腐蚀墙面”。而白蝴蝶、牵牛花、紫藤、常春藤、油麻藤等植物也存在生长不快,冬季落叶,植物覆盖不均匀的问题。

 成熟藤条剪成插穗繁殖

 据介绍,华南植物园的这一发明主要是将山蒟的成熟藤条剪成插穗,插入盛有专门配制的土壤的营养杯中,置于遮阴网下,插条后进行浇水管理,然后在雨季时,将培养后的插条移植到高架桥下,并采用特殊引导物引导其攀缘。

 山蒟耐寒耐旱耐贫瘠

 专家介绍,山蒟具有抗污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茎叶密集,叶片平展,冬天不落叶等特点,将其移植在高架桥下,两年即可爬满一座10米高的高架桥的桥墩。

 “这种植物绿化成功率高,不但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专家建议,广州可多用山蒟做桥墩绿化植物。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